胃癌转移有什么症状?胃癌转移有哪些部位?
来源:医生在线
2022-01-13
刘大叔在查出胃癌中期后,切除了2/3的胃并顺利熬过了6期化疗,原以为一切都尘埃落定,没想到半年前的一次腹胀让刘大叔再一次陷入了绝望,查腹部彩超提示“肝占位”,医生诊断为肝转移,现在面黄肌瘦,吃不下又没胃口,家人十分担心。
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迁徙到他处而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整个过程称为转移。
那么胃癌常见的转移途径有哪些呢?转移后会有哪些常见表现呢?为了不发生转移,患者在生活和工作上应该注意哪些呢?
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往下看看吧~
胃癌扩散和转移的途径
01直接浸润
贲门胃底癌易侵及食管下端,胃窦癌可向十二指肠浸润。分化差浸润性生长的胃癌突破浆膜后,易扩散至网膜、结肠、肝、胰腺等邻近器官。
02血行转移
发生在晚期,癌细胞进入门静脉或体循环向身体其他部位播散,形成转移灶。常见转移的器官有肝、肺、胰、骨骼等处,以肝转移为多。
03
腹膜种植转移
当胃癌组织浸润至浆膜外后,肿瘤细胞脱落并种植在腹膜和脏器浆膜上,形成转移结节。腹膜种植易发生于上腹部,肠系膜上。直肠、膀胱处的种植是胃癌晚期的征象。直肠前凹的转移癌,直肠指检可以发现。女性胃癌患者可发生卵巢转移性肿瘤。
04淋巴转移
是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进展期胃癌的淋巴转移率高达70%左右,早期胃癌也可有淋巴转移。
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和癌灶的浸润深度呈正相关。胃癌的淋巴结转移通常是循序逐步渐进,但也可发生跳跃式淋巴转移,即第 一站无转移而第二站有转移。终末期胃癌可经胸导管向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或经肝圆韧带转移至脐部。
胃癌转移的症状
体表淋巴结肿大
这是胃癌癌肿转移常见的一种,胃癌的癌细胞可经胸导管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或经肝圆韧带转移到脐周。体检时可在左锁骨上窝或脐周扪及肿大、不光滑、质地坚硬、周围组织粘连而固定的癌性的结节。
腹腔包块
胃癌患者一旦出现这种转移,那么患者的病情体征就十分明显,主要表现是向胃的外表面(浆膜)侵犯,表现为腹部包块和腹腔淋巴结肿大,由于胃的内表面(黏膜)没有发生侵犯,因而不易被胃镜发现。常误诊为胰腺癌等。
卵巢转移
多发生于患有胃癌的女性患者身上,特别是绝经前期或青年女性。临床表现多为急性腹痛、月经不调、下腹包块等,而胃肠道症状不明显。多为两侧卵巢同时受累,易误诊为单纯性卵巢肿瘤。
肝转移
胃癌的癌肿出现这种转移的几率较大,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肝区不适、黄疸、腹泻等,一般没有胃肠道症状。影像学检查常为多发性病灶,散在分布,呈圆形,边界清楚。(如果是转移的话很多时候不伴有慢性肝炎肝硬化,如果是原发性肝癌的话很多时候有肝炎肝硬化症状。)
骨转移
骨转移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骨同位素扫描可发现有病变的骨骼。骨转移症状与肿瘤转移的部位、数量有关,如胃癌肋骨转移引起的胸痛,多表现为胸壁部位局限的、有明确压痛点的疼痛。胃癌骨转移是引起晚期患者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脑转移
胃癌患者晚期可出现无原因的头疼、呕吐、视觉障碍以及性格、脾气改变。由于胃癌转移到脑部引起的颅内高压或脑神经受损所致。胃癌脑转移是导致胃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控制胃癌晚期脑转移症状一定要及时有效。
健康科普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