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小切口切除肿瘤——肾癌微创手术的新方法 [2019医疗技术创新二等奖]
来源: 医生在线 时间:2021-12-01
我们常说,医学是有局限性的,但追求科学进步的脚步却永不停歇。2019年,北医三院又有一批新的医疗技术,经过严格的审批和长期观察,转为常规技术普及应用。新技术带来新的希望,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技术都有哪些吧~
项目团队:北医三院泌尿外科
2019年医疗技术创新奖三等奖
技术名称:
改良耻骨上切口取肾的经腹腔途径腹腔镜肾癌治疗术
项目负责人:
张树栋
团队成员:
马潞林、邓绍晖、邱敏、张帆、毕海
从1名患者的治疗经历谈起
刚刚退休的赵先生平素身体很好,没有任何不适,本想陪着孙子享受天伦之乐,但体检时发现了左肾长有肿瘤,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一下子击垮了他,日日寝食难安,短短半个月瘦了10多斤。他辗转于北京多家医院咨询,有的医生建议开刀手术,说这样切的彻底;有的医生建议腹腔镜微创手术,说这样伤口小,恢复快。
面对这样的情况,赵先生和家属的心理负担还是很大,到底哪种治疗方案更适合自己呢?怀着希望,赵先生通过病友来到了北医三院泌尿外科就诊。
在门诊,张树栋医生耐心、详细地向赵先生分析了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的优缺点,并向患者了一种腹腔镜新技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切口微创。赵先生重新燃起了战胜肿瘤的信心和勇气。
2013年,赵先生接受了改良耻骨上切口取肾的经腹腔途径腹腔镜肾癌治疗术,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00分钟,术中出血量50ml。赵先生恢复很快,术后天即可下地活动,并开始少量进食,术后第3天拔除引流管,术后5天顺利出院。赵先生返院复查时询问:“张大夫,我有件事不明白,肾这么大个,你是怎么取出来的,我看肚子上的切口很小啊?”得知自己的肾脏与肿瘤是装在标本袋里,从下腹部的切口取出来以后,赵先生向张医生翘起了大拇指。
赵先生的术后病理证实为肾脏透明细胞癌,他定期到张医生的门诊复查,随访至今已经7年多了,没有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切口没有任何不适感觉,取肾切口隐蔽,赵先生对诊治过程很满意。
技术内容
1.腹部3~4个小孔,置入腹腔镜和手术器械;
2.用解剖定位的方法快速寻找到肾动静脉,用Hem-o-lok夹闭后切断;
3.沿解剖层次在肾周筋膜外游离肾脏,肾脏完全游离后置入标本袋中。
4.在患侧耻骨上2cm沿皮肤横纹切开皮肤,用弯钳在腹腔镜监视下置入腹腔,夹住标本袋的线拉出体外,扩大切口将标本取出。
与传统经后腹腔途径或经腹腔途径手术相比,该术式切口隐蔽美观,而且由于腹直肌的加固作用,使得耻骨联合处切口较脐部切口更为牢固,术后发生切口疝的风险更小。此外,因耻骨上切口可以不断肌肉或者仅切断少量肌肉即可取出标本,术后疼痛较延长其它部位穿刺孔后取出标本更轻。该术式有望成为兼顾微创和美容双重效果的肾癌治疗新术式。
此项技术适合哪些患者?
肾肿瘤或腹膜后肿瘤,适合腹腔镜手术切除的患者;对切口美观要求较高的年轻肿瘤患者。
因腹壁操作孔均不足2cm,取肾切口沿下腹部皮肤自然横纹与皱褶生长,术后阴毛可以遮挡切口,更具隐蔽性与美观效果,而手术操作难度并未增加。术后发生切口疝、切口感染的风险更小。术后疼痛较延长其它部位穿刺孔后取出标本更轻,对肌肉和神经干预少,避免了经后腹腔入路常出现的术后腹部膨隆。因为减少了术后镇痛药物的用量,患者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因此住院费用也相应减少。
本文转自医院官网/公众号,本信息是为了给患者提供帮助,没有商业性质,如有侵犯权利,请告知下架
内容推荐
医院新闻 更多
2020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发布——北医三院综合排名第七 北医三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完成首例零造影剂血管内超声指导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北医三院急诊科联合多学科采用CHEER集束化治疗成功救治心脏骤停患者 北医三院神经外科应用智能机器人微创球囊压迫术为复杂三叉神经痛患者解除疼痛 北医三院骨科应用合作研发的国产导航系统完成首例手术 北医三院普通外科采用腹腔镜微创技术成功救治94岁高龄腹股沟嵌顿疝患者 为患者争取放支架的机会----北医三院心血管内科等多科联动在ECMO支持下成功介入治疗一位心肌梗死患者 北医三院儿科联合多学科诊疗一例白血病化疗后胰腺假性囊肿儿童 北医三院精细化麻醉管理助力微创“搭桥手术” 急诊科联合介入血管外科成功救治高危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心脏外科成功治好一例重症复杂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 心脏中心成功为96岁高龄老人完成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术 胸外科联合神经外科应用达芬奇机器人和脊髓显微镜同期完成上纵隔肿瘤切除术 产科与心脏外科等多科室合作同期行剖宫产与心脏瓣膜修补术 一位骨肿瘤患者手术“零输血”的背后 北医三院介入血管外科联合心血管内科完成院内首例同期全脑血管及冠脉造影术 九旬老人突发胸痛后...... 谢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北医三院成功救治一例急性心肌梗死意识丧失4天患者 北医三院首例食管巨大憩室POEM手术在北方院区完成 心血管内科:给心脏拍个高清电影 [2019医疗技术创新二等奖] 骨科:让脊柱侵袭性血管瘤的治疗创伤更小 [2019医疗技术创新三等奖] 巨大脊柱恶性肿瘤完整切除 | 18个小时,四位不同科室医师接连上台主刀,只为一名29岁患者 体外心肺复苏术——心脏骤停患者的新希望 [2020医疗技术创新二等奖] 距骨骨囊肿患者重返运动场的希望:自体骨—骨膜移植 [2020医疗技术创新二等奖] 神经外科:多项智能神经外科技术融合、微创单切口切除累及双侧的巨大颅底脑膜瘤 [2019医疗技术创新三等奖] 泌尿外科:小切口切除肿瘤——肾癌微创手术的新方法 [2019医疗技术创新二等奖] 超声诊断科:精细准确诊断前列腺癌的 “狙击枪”—超声与核磁检查融合成像导航下引导前列腺癌穿刺活检技术 [2019医疗技术创新三等奖] 肿瘤放疗科:复发难治性肿瘤怎么办? 放射性粒子植入带来了新希望![2019医疗技术创新一等奖] 北医三院首例食管巨大憩室POEM手术在北方院区完成 心脏外科成功治愈一例重症复杂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 产科与心脏外科等多科室合作同期行剖宫产与心脏瓣膜修补术 产科与心脏外科等多科室合作同期行剖宫产与心脏瓣膜修补术 体外心肺复苏术——心脏骤停患者的新希望【2020医疗技术创新二等奖】 提升冬奥医疗保障能力—北医三院崇礼院区成功开展首例关节镜微创外科手术 产科与心脏外科等多科室合作同期行剖宫产与心脏瓣膜修补术 泌尿外科:小切口切除肿瘤——肾癌微创手术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