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中心成功为96岁高龄老人完成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术
来源: 医生在线 时间:2021-12-02
1924年出生的李爷爷(化名)是我国知名的地质学家,退休后也一直在为我国的地球化学事业作贡献。仅在两年前,年近百岁的李爷爷身子骨还很硬朗,耳聪目明。但这两年的健康状况却急转直下,夜里睡觉总是间断地喘憋,白天精神也不好,还曾因为晕厥而跌倒过几次,体重也从原来的60kg暴瘦到了45kg。
一周前,李爷爷再次因为夜间呼吸困难来到北医三院急诊。急诊科大夫用听诊器一听:心脏的杂音非常响亮,赶紧安排了超声心动检查,这才找到了病因:李爷爷的主动脉瓣钙化非常严重,几乎已经无法有效开放,急诊诊断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遂被收入心脏外科病房。
主动脉瓣是连接心脏左心室和主动脉的阀门,主动脉瓣狭窄常常由老年性主动脉瓣钙化或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所致,典型的症状包括心绞痛、晕厥和呼吸困难,出现了晕厥和呼吸困难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预期寿命往往不足1年,并且容易发生猝死。
李爷爷住进心脏外科病房后,再次因心衰发生呼吸困难,严重喘憋甚至无法言语,血氧饱和度只有70%,性命危在旦夕!无奈之下,医生只好为李爷爷插上了气管插管进行呼吸机通气,病情才暂时稳定下来。
然而主动脉瓣的狭窄不解决,李爷爷就始终无法脱离生命危险,考虑到老人已经如此高龄,严重心力衰竭,营养状况欠佳,合并症较多,已无法耐受常规的开胸主动脉瓣置换手术了,现有能救命的选择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是指通过介入导管,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区打开,从而完成人工瓣膜置入,恢复瓣膜功能。手术无需体外循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有经股动脉和经心尖两种途径,需要由有经验的心脏中心团队才能完成。
北医三院心脏中心拥有一支由心导管介入医生、心外科医生、超声心动医生、电生理医生、麻醉科医生等共同组成的TAVR团队,但此前从未给如此高龄的患者完成过TAVR手术,加上李爷爷体重只有45kg,全身消耗严重,挑战之大可想而知。然而TAVR团队并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在心血管内科唐熠达主任、心脏外科凌云鹏主任的带领下,TAVR团队紧锣密鼓地投入到了准备工作中,并为老人制定了周密的手术计划和方案。
时间不等人,在气管插管的次日:11月20日上午,李爷爷被紧急送往心导管室,一切工作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食道超声、动静脉置管、ECMO备机、导管就位、心尖穿刺、临时起搏器快速起搏、球囊扩张、瓣膜释放……由于老人营养状况差,处于急性心衰状态,双侧胸腔大量积液,血管钙化严重,循环及氧合情况极不稳定,但TAVR团队沉着应对,一个接一个地解决难题,在将近20人的TAVR团队的通力合作下,仅仅通过胸膛一道长约4cm的伤口,一枚全新的主动脉瓣在李爷爷的主动脉瓣区完美地释放,老人的循环氧合指标迅速改善,手术时间仅仅只有一个半小时。
目前,李爷爷已经安全度过了术后危险期,拔除气管插管并转回了普通病房,开始进一步的康复治疗。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北医三院在竭尽全力地满足高龄患者的就医需求,明确为老年人服务职责,建立相关工作服务制度,建立绿色通道,开展多学科会诊,多次完成如为九旬患者急诊PCI手术、为百岁老人行胆囊手术等高龄患者的典型病例。作为北京市老年友善医院,北医三院已形成了尊老、爱老、护老的友善文化,将一如既往地以友善理念进行医院管理,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就医服务。
本文转自医院官网/公众号,本信息是为了给患者提供帮助,没有商业性质,如有侵犯权利,请告知下架
内容推荐
医院新闻 更多
2020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发布——北医三院综合排名第七 北医三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完成首例零造影剂血管内超声指导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北医三院急诊科联合多学科采用CHEER集束化治疗成功救治心脏骤停患者 北医三院神经外科应用智能机器人微创球囊压迫术为复杂三叉神经痛患者解除疼痛 北医三院骨科应用合作研发的国产导航系统完成首例手术 北医三院普通外科采用腹腔镜微创技术成功救治94岁高龄腹股沟嵌顿疝患者 为患者争取放支架的机会----北医三院心血管内科等多科联动在ECMO支持下成功介入治疗一位心肌梗死患者 北医三院儿科联合多学科诊疗一例白血病化疗后胰腺假性囊肿儿童 北医三院精细化麻醉管理助力微创“搭桥手术” 急诊科联合介入血管外科成功救治高危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心脏外科成功治好一例重症复杂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 心脏中心成功为96岁高龄老人完成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术 胸外科联合神经外科应用达芬奇机器人和脊髓显微镜同期完成上纵隔肿瘤切除术 产科与心脏外科等多科室合作同期行剖宫产与心脏瓣膜修补术 一位骨肿瘤患者手术“零输血”的背后 北医三院介入血管外科联合心血管内科完成院内首例同期全脑血管及冠脉造影术 九旬老人突发胸痛后...... 谢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北医三院成功救治一例急性心肌梗死意识丧失4天患者 北医三院首例食管巨大憩室POEM手术在北方院区完成 心血管内科:给心脏拍个高清电影 [2019医疗技术创新二等奖] 骨科:让脊柱侵袭性血管瘤的治疗创伤更小 [2019医疗技术创新三等奖] 巨大脊柱恶性肿瘤完整切除 | 18个小时,四位不同科室医师接连上台主刀,只为一名29岁患者 体外心肺复苏术——心脏骤停患者的新希望 [2020医疗技术创新二等奖] 距骨骨囊肿患者重返运动场的希望:自体骨—骨膜移植 [2020医疗技术创新二等奖] 神经外科:多项智能神经外科技术融合、微创单切口切除累及双侧的巨大颅底脑膜瘤 [2019医疗技术创新三等奖] 泌尿外科:小切口切除肿瘤——肾癌微创手术的新方法 [2019医疗技术创新二等奖] 超声诊断科:精细准确诊断前列腺癌的 “狙击枪”—超声与核磁检查融合成像导航下引导前列腺癌穿刺活检技术 [2019医疗技术创新三等奖] 肿瘤放疗科:复发难治性肿瘤怎么办? 放射性粒子植入带来了新希望![2019医疗技术创新一等奖] 北医三院首例食管巨大憩室POEM手术在北方院区完成 心脏外科成功治愈一例重症复杂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 产科与心脏外科等多科室合作同期行剖宫产与心脏瓣膜修补术 产科与心脏外科等多科室合作同期行剖宫产与心脏瓣膜修补术 体外心肺复苏术——心脏骤停患者的新希望【2020医疗技术创新二等奖】 提升冬奥医疗保障能力—北医三院崇礼院区成功开展首例关节镜微创外科手术 产科与心脏外科等多科室合作同期行剖宫产与心脏瓣膜修补术 泌尿外科:小切口切除肿瘤——肾癌微创手术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