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三院首例食管巨大憩室POEM手术在北方院区完成
来源: 医生在线 时间:2021-12-01
8月13日,北医三院首例食管巨大憩室POEM手术由消化科副主任、消化内镜中心主任、北方院区执行院长黄永辉在北医三院北方院区消化内镜中心顺利完成。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患者曹先生出现无明显诱因的打嗝、反酸现象已有三年,同时伴胸骨后哽咽感。近半年症状明显加重,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近日入院治疗。入院后经上消化道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发现:食管下段巨大憩室。
传统治疗食管憩室的方法为外科肌切开术和憩室切除术。但传统手术创伤较大,易并发穿孔、感染,且纵隔炎发生率较高。
POEM术(peroralendoscopicmyotomy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是一种内镜下手术方式,通过建立隧道,切开憩室嵴部,使食管憩室样结构消失,以达到治疗目的。切开后封闭隧道口,保证粘膜层完整,避免了外科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的风险,术后患者可以迅速恢复,充分体现了微创治疗的优越性。
小的食管憩室多无症状,无需处理。而出现临床症状的大食管憩室病例较少见,多见于老年男性,会导致吞咽困难、食物反流、吸入性肺炎,甚至有一定的癌变风险,起病隐匿,一般需要上消化道造影明确。
POEM术是用于治疗贲门失弛缓的内镜四级微创手术,而用于治疗食管巨大憩室的国内外报道较少,在北京三院属首例。
2020年7月1日,北京北方医院更名为北医三院北方院区,作为北医三院新的院区,包括消化科、骨科、妇产科、普通外科等众多科室在内的临床科室,均已正常开展诊疗工作。北方院区消化内镜中心与院本部消化内镜中心相辅相成,除日常胃肠镜检查外,已开展多项高难度消化内镜手术,同质化的医疗服务受到了患者的好评。
本文转自医院官网/公众号,本信息是为了给患者提供帮助,没有商业性质,如有侵犯权利,请告知下架
内容推荐
医院新闻 更多
2020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发布——北医三院综合排名第七 北医三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完成首例零造影剂血管内超声指导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北医三院急诊科联合多学科采用CHEER集束化治疗成功救治心脏骤停患者 北医三院神经外科应用智能机器人微创球囊压迫术为复杂三叉神经痛患者解除疼痛 北医三院骨科应用合作研发的国产导航系统完成首例手术 北医三院普通外科采用腹腔镜微创技术成功救治94岁高龄腹股沟嵌顿疝患者 为患者争取放支架的机会----北医三院心血管内科等多科联动在ECMO支持下成功介入治疗一位心肌梗死患者 北医三院儿科联合多学科诊疗一例白血病化疗后胰腺假性囊肿儿童 北医三院精细化麻醉管理助力微创“搭桥手术” 急诊科联合介入血管外科成功救治高危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心脏外科成功治好一例重症复杂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 心脏中心成功为96岁高龄老人完成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术 胸外科联合神经外科应用达芬奇机器人和脊髓显微镜同期完成上纵隔肿瘤切除术 产科与心脏外科等多科室合作同期行剖宫产与心脏瓣膜修补术 一位骨肿瘤患者手术“零输血”的背后 北医三院介入血管外科联合心血管内科完成院内首例同期全脑血管及冠脉造影术 九旬老人突发胸痛后...... 谢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北医三院成功救治一例急性心肌梗死意识丧失4天患者 北医三院首例食管巨大憩室POEM手术在北方院区完成 心血管内科:给心脏拍个高清电影 [2019医疗技术创新二等奖] 骨科:让脊柱侵袭性血管瘤的治疗创伤更小 [2019医疗技术创新三等奖] 巨大脊柱恶性肿瘤完整切除 | 18个小时,四位不同科室医师接连上台主刀,只为一名29岁患者 体外心肺复苏术——心脏骤停患者的新希望 [2020医疗技术创新二等奖] 距骨骨囊肿患者重返运动场的希望:自体骨—骨膜移植 [2020医疗技术创新二等奖] 神经外科:多项智能神经外科技术融合、微创单切口切除累及双侧的巨大颅底脑膜瘤 [2019医疗技术创新三等奖] 泌尿外科:小切口切除肿瘤——肾癌微创手术的新方法 [2019医疗技术创新二等奖] 超声诊断科:精细准确诊断前列腺癌的 “狙击枪”—超声与核磁检查融合成像导航下引导前列腺癌穿刺活检技术 [2019医疗技术创新三等奖] 肿瘤放疗科:复发难治性肿瘤怎么办? 放射性粒子植入带来了新希望![2019医疗技术创新一等奖] 北医三院首例食管巨大憩室POEM手术在北方院区完成 心脏外科成功治愈一例重症复杂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 产科与心脏外科等多科室合作同期行剖宫产与心脏瓣膜修补术 产科与心脏外科等多科室合作同期行剖宫产与心脏瓣膜修补术 体外心肺复苏术——心脏骤停患者的新希望【2020医疗技术创新二等奖】 提升冬奥医疗保障能力—北医三院崇礼院区成功开展首例关节镜微创外科手术 产科与心脏外科等多科室合作同期行剖宫产与心脏瓣膜修补术 泌尿外科:小切口切除肿瘤——肾癌微创手术的新方法